当前位置:首页>首页>工作要闻

白山市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来源:土壤生态环境科2025-07-15 收藏

  2025年,白山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提质量、控风险、促振兴”为主线,紧扣《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地下水管理条例》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地下水环境系统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上半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地下水监测点位达标率保持100%,新增29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受理“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用地)地块变更申请4宗,全部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准入率100%;与自然资源、住建部门建立“调查-评估-修复-审批”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地块开发前风险管控“零遗漏”。 

  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不断深化。将21家重点行业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管理,完成自行监测报告20份,开展隐患排查33次,整改隐患问题20个,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监测达标率97.8%。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开展关闭搬迁企业地块排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块清单12个,完成风险评估4个。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加强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目标管理,实施“一点一策”水质达标方案,消除人为污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完成1个化工园区、7个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督促化工园区内企业完成初期雨水收集池改造,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划定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区399.65平方公里,开展补给区内污染源排查,关停违规加油站2家、规模化养殖场1家。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投入6700万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4个。在边境村推广“水厕一体化”设施,在旅游村采用“管网+集中处理”模式,在乡镇政府驻地村推行“户用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15个村完成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资源化利用率82.1%;建成农药瓶回收网点727个,农膜回收率达到88%。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打好黑土地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扎实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初审:王宝宇    复审:姜虹宇    终审:王晓平